副教授,硕导
电子邮箱:guchudan@dhu.edu.cn
办公室地址:延安路校区中南232
教育与工作经历
人才培养
科学研究
教育经历:
2008.09~2012.06 吉林建筑大学 | 社会工作 | 本科
2012.09~2015.06 华东师范大学 | 社会学 | 硕士
2015.09~2020.06 华东师范大学 | 社会学 | 博士
工作经历:
2024.03~至今 det365官方网站登录 | det365官方网站登录 | 副教授
2020.09~2024.02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 |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|博士后
社会兼职:
2022.06~至今 中国社会学会消费社会学专委会理事
2023.02~2023.08 台州市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督导
授课信息
本科生课程:
《社交平台与社会》
教改项目:
1.上海市高校市级重点课程“农村社会学”(2021.06-2023.09)
2.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“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社会学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”(2022.11-2024.11)
教学奖励:
上海市高等教学(研究生)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“‘政社学研’四位一体:社会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”(2021-2022)
研究方向:
平台经济与数字劳动;数智社会安全风险治理
科研项目:
1.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“平台青年知识劳工的数字劳动研究”(2023.06-2026.06)
2.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“数字平台企业知识劳工的数字劳动过程研究”(2022.06-2024.06)
3.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“互联网‘平台青年’的劳动形态研究”(2020.12-2022.12)
4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“共同富裕进程中县域乡村振兴研究”主要参与人(2/10)(2016.12-2022.12)
5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“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” 子课题五主要参与人(2/6)(2016.12-2022.12)
6.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“大都市郊区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研究”主要参与人(2/9)(2023.01-2023.07)
代表性研究成果:
1.顾楚丹,杨发祥.驯化抑或互构——社交平台“数字灵工”的算法实践[J].探索与争鸣,2023,(05):87-99+179. (CSSCI)
2.顾楚丹,杨发祥.把不确定性当作文化: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日常实践逻辑及其反思[J].社会科学,2022,(12):152-161. (CSSCI)
3.顾楚丹.数字时代社交平台社群组织化中的关系逻辑及其再生产——基于两个劳工社群案例的比较研究[J].福建论坛(人文社会科学版),人大复印资料《社会学》2023第4期全文转载,2022,(10):175-187. (CSSCI,B类)
4.顾楚丹,文军.应对不确定性:互联网“大厂”实习生的数字劳动过程[J].华东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22,54(05):121-132+191. (CSSCI,B类)
5.顾楚丹.社会网络视角下社交平台社群的互动仪式链研究——以粉丝社群为例[J].中国青年研究,2022,(02):37-43+29. (CSSCI)
6.顾楚丹,杜玉华,罗峰.社会情境视角下的上海城市贫困群体研究[J].南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0,36(03):87-94. (CSSCI)
7.顾楚丹,王丰龙,罗峰.中国城乡居民幸福感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[J].世界地理研究,2021,30(01):179-191. (CSSCI)
8.文军,顾楚丹.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差异及其社会后果——基于中国教育统计数据的分析[J].华东师范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,2017,35(02):33-42+117. (CSSCI)
9.文军,顾楚丹.教育公平向何处去?——基于教育资源供给三阶段的思考[J].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,《新华文摘》2017年第14期全文转载,2017,(01):22-29.(CSSCI,A类)
10.决策咨询成果:聚焦于数智社会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领域,撰写的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得中央领导同志批示。
科研奖励:
1.2023年, “社会网络视角下社交平台社群的互动仪式链研究——以粉丝社群”,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,《中国青年研究》2022年度优秀论文奖
2.2022年,“应对不确定性:互联网‘大厂’实习生的数字劳动过程”,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,第二十届优秀论文奖
3.2022年,“虚拟劳工社群:动力基础、潜在风险与治理路径”,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,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研究基地优秀工运理论研究成果奖
4.2021年,“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差异及其社会后果——基于中国教育统计数据的分析”,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(杭州),钱学森城市奖学金